佛性本有,一心不二實踐 明師悲智願行!
最近,對 妙禪師父的慈悲開示:
『行者內省心行慈悲智慧不足之處,願真心懺悔,突破提升,學習作好一個“禪行者”。』
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。
六祖慧能大師言:
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
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
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
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
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」
佛性本自俱足,清淨、安定、智慧、慈悲、真愛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!只因業力、習氣障蔽了本心。而跟隨一位已經見證本心的
明師修行,與 師佛心印心,也在「行中」內省自己智慧不足、慈悲不足之處,懺悔、發願、調整、行深,直至自己心行能合於 如來。禪行的目的就是要回歸到造物主(上帝、如來),而回歸就是要通過如來法則,最終通過如來標準,成就佛道!
行者,要願意先與 師「同心同行」,進而真行實證!內省不是坐在家中,看著自己的不足之處裹足不前,或只是想著自己該如何突破?關鍵在大信
明師,相信自己及眾生佛性本有,並願意在實踐 明師的悲智願行中,自覺覺他、利人利己! 明師已有的見證,是指引眾生的明燈; 大成就明師的住世弘法,正是相信「眾生本自俱足如來佛性,人人皆可成就佛道!」的最好體現!而我們在面對眾生的無智無明時,也會因為這份相信而升慈悲智慧之心!
妙禪師父慈悲開示:
『眾生本自俱足的真如佛性亦稱為「如來」,好比璀璨的明珠,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寶藏;因此立「佛教如來宗」教導弟子認識「如來」,普渡眾生,教化弟子不斷開悟,引領弟子見證如來,開啟生命的寶藏,成就佛道,利益十方眾生,喻為-「還君明珠」。』
『眾生本自俱足的真如佛性亦稱為「如來」,好比璀璨的明珠,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寶藏;因此立「佛教如來宗」教導弟子認識「如來」,普渡眾生,教化弟子不斷開悟,引領弟子見證如來,開啟生命的寶藏,成就佛道,利益十方眾生,喻為-「還君明珠」。』
感恩 妙禪師父!讚歎 妙禪師父!
弟子願一心不二、真心實踐!
妙禪師父慈悲開示:
禪行關鍵在一心不二心
追隨大成就明師 佛心印心
妙禪師父慈悲開示,大成就明師座下的弟子,不論男女、不論什麼樣的宗教或法門,只要弟子這一生這一世在某個當下,一通過如來法則,見證到如來(造物主),就是大成就明師;而且不僅僅這一世,永生永世都是真佛。
師父開示,禪行的目的就是要回歸到造物主(上帝、如來),而回歸就是要通過如來法則。弟子如果沒有通過如來法則,靈性在人間很有可能往下掉,但只要有大成就明師,就可以把弟子帶到造物主(如來)面前,只要通過如來法則,如來就賦予諸相非相如來,妙不可思議。當大成就明師涅槃以後,諸相非相如來會回歸到實相無相如來,而諸相非相如來、實相無相如來都是指同一尊造物主。通過如來法則的靈性,未來世如果再到人間,不管什麼宗教,一定都會再次見證諸相非相如來。
師父慈悲提醒全體同修,掌握這一世,一旦有任何一位同修通過如來法則,成就佛道,法脈就會不斷傳下去,否則,到此法脈又斷掉了。
師父再次開示,禪定的目的是要與 師父佛心印心,此時力量最大;從禪定進入到深定, 師父以諸相非相如來與弟子佛心印心,效果最好。 師父提醒弟子,禪定要放鬆,不要動意念,不要去思維,靜靜的放鬆,也不要想見到什麼、感應到什麼;同修即使能看到、觀到靈性佛,但尚未通過如來法則,還是看不到諸相非相如來。 師父開示,能觀到靈性佛固然很好,但沒有觀到, 師父一樣以諸相非相如來與靈性佛跟弟子佛心印心,一而無二!關鍵在對明師的一心不二心,如來悉知悉見,靈性佛也了了分明;弟子追隨大成就明師若有負面意識要覺知,唯有正意識,絕對依教奉行,方能與 師父佛心印心。
取材自佛教如來宗網站 https://www.rulai.org/weekly/112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